本剧取材于全国“公安楷模”张从顺、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……
英雄之诗,心有大爱,身有大义。忠烈父子,舍身忘死,魂撒边陲,守国疆稳固、社稷安宁,甘洒热血,铸警察之忠。义无反顾,志存高远,国家脊梁。
烈士遗孀,承夫之志,传承家风,携子扶翼。前赴后继,五口之家,四人从警,忠勇乾坤。平凡伟大,感动天地。
忠诚担当,家人之力,扣人心弦,催人泪下,看英雄如山,叹警察家属,情绵千山,诚昭万水,大爱无疆,颂咏绝音。
编 剧:龚孝雄
导 演:王青
唱腔设计:刘靖伟
音乐设计、配器:王啸冰
唱腔设计:孙琳
唱腔设计、主弦:孔文佼
舞台/灯光/多媒体总设计:伊天夫
舞台设计:蒋志凌
舞台设计:叶皛
灯光设计:庄兆法、谢迪
多媒体设计:努尔夏提·艾合买提、任佳雯
化妆造型、设计:姚钥
服装设计:金炜
舞蹈设计:杨晓凡
演员表:
张子权:李俞龙
彭太珍:王润梅、赵春芬
李莲超:邓莱莎
张从顺:李伟
张子成:赵国彩
张子兵:田明刚
徐建华:王斌
宫 剑:陈楠
汪 飚:张渝欣
钱富贵:白东京
辣 皮:刘贤东
岩 五:胡谨川
三叔公:李思焱
女干警:马艳波
少年张子权:郑皓文
女毒贩:李姣
医 生:张军波
护 士:张燕
年长群众+德昂族:刘敏、周锦、刘韵、王希
缉毒警察:余勇、杨建军、胡彪、邓杰、周泉、高磊、张帅、陈龙伟、刘昀赢、闫柯杉、杨国喜
佤族(男): 周泉、杨国喜、高磊、阎柯杉、刘昀赢、邓杰
佤族(女):苏奕名、贾晓彦、徐清源、木丽娟、刘俊辰、和秀
辣皮手下毒贩:张帅、杨建军
独唱:邓莱莎



云南省滇剧院
滇剧是云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,距今有200余年历史,被誉为“滇粹”“省粹”。云南省滇剧院成立于1951年10月,是具有示范性、代表性的滇剧艺术表演院团。2008年6月,滇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云南省滇剧院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滇剧的保护单位。2011年5月,云南省滇剧院被中宣部、文化部公布为保留事业单位编制的艺术表演团体,现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。
建院以来,剧院致力于打造精品树形象,扩大宣传促发展。一代代滇剧人前赴后继,经过不懈努力,发掘、整理、继承、移植和创作了大批优秀剧目,还曾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长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滇剧电影《借亲配》在全国广为放映。此后,《迎春曲》《关山碧血》《古琴魂》《铁血流芳》《京娘》《流动》《回家》《戏里戏外》《门里门外》《情里情外》《塘里塘外》《张桂梅》等剧目先后荣获“文化部奖”、“云南文艺精品工程奖”、“新剧目奖”、“振兴滇剧花灯贡献奖”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奖项。
随着滇剧事业的发展,剧院应国内外邀请,赴重庆、浙江、湖南、河北等地参加中国文联“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”、“中国博兴非遗(稀有)小戏展演”、国家大剧院“2019年艺海遗珠非遗戏曲展演”等大型演出活动。同时,受邀赴泰国、越南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演出,均获成功。此外,应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《名段欣赏》栏目的邀请,录制了18期共540分钟的滇剧名段欣赏,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,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建院以来,一贯坚持社会主义文艺“二为”方向,“双百”方针和“三贴近”原则,始终奋斗在文化服务一线。圆满完成“文化大篷车·千乡万里行”惠民演出、进军(警)营、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农村“四进工程”演出、“艺术客厅”演出工作等惠民演出活动,演出地覆盖曲靖、红河、保山、楚雄等地。
我院已有王玉珍、陈亚萍两位同志荣获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,此外,院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17人荣获云南省戏曲表演最高奖“山茶花奖”;院13人分别荣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、省文化厅、省文联联合表彰的云南省文学艺术“四个一批”人才奖;王润梅、陈亚萍、吴岚、王树萍等人被省文化厅授予“青年表演艺术家”,王斌、台光远、邓莱莎、赵春芬、刘山山等人被省文化厅授予“优秀青年演员”称号。目前,我院挖掘、整理、继承、移植和创作保留滇剧剧目300多个,院团和个人荣获国家级、省级奖项310多个。
云南省滇剧院将围绕“制度、规范、效率、质量、效益”的治院理念,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指引,全面贯彻党的“十九大”精神,自觉践行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弘扬“跨越发展、争创一流、比学赶超、奋勇争先”的精神,用云南腔调讲好云南故事、中国故事、世界故事。不断探索地方戏曲传承、创新、发展的新思路,赋予滇剧新的时代内涵。继续坚持以创作为核心,做好文化宣传、文化服务和非遗保护工作,勇担文化扶贫的使命,充分展现云南省滇剧院在滇剧领域的示范性、代表性,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。一逾甲子,云南省滇剧院将继往开来,谱写云岭新荣光。